超前引领 “智”图未来
——走进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创建者陈述彭先生(中)及其团队在编制《中国卫星影像图》(1975)。
2017年,周成虎院士(二排右3)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IGU执行委员会工作会议。
苏奋振(右4)、刘高焕(左4)率实验室北极圈考察队到达斯瓦尔巴群岛。
2019年,李召良研究员(右2)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9年,孙九林院士(右5)团队赴俄罗斯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参加国际会议。
2009年,超图软件创业板上市敲钟仪式(左1为董事长钟耳顺)
无人航空器遥感观测网络体系架构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
这是一个跨越地理时空的时代。
身处北京,可身临其境般掌握万里之外海峡、航道的状况,可实时掌控千里之外地理区域的水体、土壤、气象、植被等地理要素信息,可远程操控城市地下水管、水表、电表等设施与设备,真正实现地理环境无人化监管和远程实时控制。
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实时联动,彼此界限日渐模糊。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苏奋振的话说,这是“智能地理”时代带来的全新图景,而他们正站在“智能地理”研究团体的“C位”,并在国际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地理智能、全息地图、空间异质性统计学、地理学第三定律……走过35个春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着从“0”到“1”的深厚积累。当下,他们满怀雄心壮志,再次出发,着力重建全球新的地理学“坐标原点”。
而这一切,始终离不开一个“智”字。
智谋路:超前布局,站在时代浪潮之巅
“GIS是什么?”“GIS有什么用?”
上世纪80年代,当提出要建立中国的“GIS”(地理信息系统)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遭到了质疑。
原因很简单——那时我国计算机水平并不高,没有数据积累,地理学一直沿用传统的观测模拟研究手段,很少有人了解GIS是什么。始终关注国际前沿技术发展的陈述彭看到,GIS作为一种新工具在国际上已发展了近20年,在海洋、国土、气象应用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部门、各行业在资源与环境领域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比如人口普查、土壤普查、森林资源调查等,但各部门的数据图件参差不齐,科学分类与统计缺乏严格的界定和标准,造成了国家人力、物力等的浪费。
“教训发人深省,必须统一规划、制定规范和标准。”在一场座谈会上,陈述彭等专家直言现实问题。
他们坚定地认为,信息社会一定会到来,信息系统发展势不可挡;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信息系统需要共享和立法。他们提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从整体上看是一种多层次、分布式的空间信息系统。应尽快建立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集聚力量,为解决系统建立、维持和应用过程中的各项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服务。
1985年,在陈述彭的推动下,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开始筹建,1987年通过验收,从此开启了中国GIS研究的航程。陈述彭担任首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统一地理信息的表达分类与规范标准、创立地理信息方法论、建设数据库并规范管理数据、开发示范性地理信息应用系统……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奠定了我国GIS研究与应用的基础。
“可以说,很多行业都经历过从对GIS‘一无所知’到知道从哪里入手、怎样用的过程。”回忆过去,第五届实验室主任刘高焕研究员不禁感慨,“当时,整个社会对信息系统和数据的概念都很模糊,老先生们便提出要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共享和立法等,这就是大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和超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