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31日,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室设备展览暨技术研讨会(简称“CHINALAB2020”)在广州举行。期间,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实验室协办,广东科技合作研究促进中心等单位承办的分析测试技术与产品在新冠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推广专题研讨会于昨日举行。现场多位专家及企业代表向与会者分享了快速检测技术、纳米技术、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科技在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实践和展望。
新核酸检测方案操作简便,或可普及进家庭
如何在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准确率的情况下,进一步缩短检测时间,甚至无需实验室?会上,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临床转化部副部长松阳洲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现场快检产品的研发。
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子检测卡方案”和“荧光小仪器方案”可力争把检测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应用场景拓宽到基层社区,最终普及进家庭。“目前核酸检测最大的问题是要把样本送到中心实验室检测,该方式的优势是高检测通量、标准化操作、结果准确,同样也有抽样时间长、成本昂贵、操作人员要求高等不足。”他说。
松阳洲介绍,新方案的成本和准确率和现行的PCR技术是接近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购置大型仪器,只需要荧光小仪器,在海关、机场等重要关口、基层医院、基层社区和社区方便布局。此外,基于恒温扩增技术,不需要控制温度,整个设计方案较为简单便宜,能够实现量产,且没有复杂操作,没有国外技术卡脖子问题。
把碳纳米粒用于抗体检测,检测灵敏度提高3至5倍
“许多病毒颗粒直径为100纳米左右,本身是天然的纳米材料,所以它很多表面特性和纳米材料是直接相关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杨祥良从纳米科学的角度,分析了纳米科技如何用于病毒检测。
比如,DNA纳米星技术能同时实现超灵敏检测和抑制病毒的双重作用;瑞士学者在二维纳米金阵列表面锈蚀新冠病毒核酸互补DNA序列,结合等离子光热效应等实现高灵敏检测;韩国学者也构建了基于石墨烯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新冠病毒检测生物传感器,实现高灵敏检测。“广纳院团队也研发了基于碳纳米粒标记免疫层检测卡,比胶体金技术更灵敏、准确率更高,仅需1滴指尖血,最快5-10分钟出结果,手持仪图像定量算法可将检测灵敏度提高3至5倍。”
据杨祥良介绍,中国纳米科技领域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专利申请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中国纳米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美国的1/30。如何发挥中国纳米科技实力,贡献于社会经济发展?他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实现科学到技术、技术到产品、产品到产业的转化。
“这个过程面临几个挑战,第一是,纳米科技是一个重资产领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也需要一批高水平研究院;第二是在许多新兴领域,比如在化妆品中利用纳米科技,需要有技术评价标准;第三是使用的安全性问题。这些都是广纳院正在努力的方向。”杨祥良说。
补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短板”,看数量也看管理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陈新文以“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高传染病防控保障能力”为题,分享了他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经验。作为病毒学家,陈新文早在1月23日就参与了新冠病毒科技攻关的研讨讨论。“在疫情防控上,广东科技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我们确实还存在一个短板,就是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足。”